top of page

Bristol 音樂場景漫談(一):神遊入鏡

編按:

猶記得七八年前,常與一班朋友混跡在一個手機斷訊的地下室,交換宿醉和迷離。偶有陽光斜射進房間,照亮墻壁上塗鴉的一角,仿佛探索著墻裡的秘密。那時候,地下室裡最常放的音樂,是Massive Attack與Tricky。從前一起聽音樂的朋友早已各奔東西了,但瑞弟&喬治的這篇Bristol音樂場景漫談,卻又將我勾引回了那段沉迷Trip Hop的時光。

正如Trip Hop音樂帶給人的迷醉感覺,在瑞弟&喬治的文章裡,Trip Hop發源地Bristol的音樂場景、大事小情都散落在文中各處,若即若離,時隱時現。正如Sound System、Rastafari等為人熟知的字眼,每在文脈中閃光時,都會串聯起音樂與城市的歷史和悲喜舊事。作為一篇漫談式的文章,想找到清晰的解構與條列實屬不易,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將思考讓位於聽覺,隨著那些曾經誕生於Bristol的音樂,與文章一起在城市的時空裡漫遊吧。

(本系列共分為三篇,即日起連載於愁城網站)

 

所謂Trip Hop

稱得上熱愛90年代英倫音樂的樂迷都會下意識把Bristol這字、這地方名跟Trip Hop連在同一個句子講, 猶如與生俱來、連體嬰般的緊密。音樂狂熱指數再高一點的樂迷他們的思路會不受控制地往下延伸,來到「三巨頭」這三個字。Bristol Trip Hop 三巨頭:Massive Attack、Portishead、Tricky。何謂「Bristol Trip hop」,在樂迷的耳裡,就是沉重的低音與緩慢的切奏結合暗黑的氛圍。Portishead的暗黑是屬簡約、懸疑、黑色電影(Film Noir)般的神經質,Tricky是屬豐潤迷幻野性十足的暗黑,Massive Attack它暗黑的特質介於Portishead與Tricky之間,簡約迷幻。也因為連體嬰效應,一般樂迷對於Bristol這地方的籠統認識(或者是說的「想像」更為在準確)只停留在這些暗黑Trip Hop氛圍所賦予的一種感覺。但Bristol真的是如此嗎,而從Bristol出來的音樂也是僅僅停留在這樣的Trip Hop嗎?到底為何Bristol會出現Trip Hop? 可能把動個手術來把連體嬰分開來是比較健康的舉動。

(三巨頭成員,Tricky看起來沒睏飽)

首先來談談Trip Hop這該死的名詞從何而來。1994年權威音樂雜誌Mixmag的記者Andy Pemberton,把舊金山高高手DJ Shadow 1993年的嘻哈單曲「In/Flux」中節奏、念詞聲、弦樂、旋律、怪異的噪音、厚實低音和緩拍的聲音勾勒出來,並標籤成名詞:Trip Hop。好吧,雖然三巨頭Massive Attack、Portishead、Tricky前期做的音樂還沒那麼迷幻、陰沈,可是媒體後來卻一窩蜂地覺得他們做的東西才是正港Trip Hop,三巨頭只好自認衰小,其他同樣自Bristol出身的樂團也只能摸摸鼻子無奈被框架住了。

若是談到典型Trip Hop,氛圍夠妖媚、詭譎的,個人認為Portishead在1994年出品的《Dummy》就很有那個味道了。但是啊,Bristol不是只存在Trip Hop音樂,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。

Bristol音樂大染缸

拉回Bristol音樂場景來看,其實這個地方一直是海納百川的,什麼鬼東西都攪和一塊兒,比較出名的街頭龐克樂隊如Chaos UK和Vice Squad;後龐客有The Pop Group(這團很狂,一共融合punk、free jazz、funk、dub元素在他們作品裡頭,詳情去翻聽他們在1979年發行的首張專輯《Y》,我不會在那邊扯說這種大雜燴就叫實驗,《Y》整體來說很流暢、不刻意);電子樂在當時則有還未發專輯的Way Out West(同名專輯在坐捷運可以幫你除底噪,看書讓你看到睡著), 碎拍達人Krust、DJ Die、Roni Size...等數不盡的樂團/樂手。

(Bristol之聲,不只是Trip Hop)

至於Bristol音樂場景是怎麼促成的呢?基本上,把Trip Hop這個僵固字眼拿掉,背後其實藏著一個更為龐大的文化脈絡:Sound System。只是因為三巨頭太紅了、Mixmag又出來攪局,所以我們常常忽略掉它,而誤以為Bristol就是都在玩Trip Hop。實際上,我們所講的Bristol Trip Hop,它的原型或前身應該是Sound System才對,一種結合DJ、聲響工程師、MC並且源自牙買加的音樂文化,早期風格以Ska、Dub、Rocksteady為大宗。而這個文化在Bristol經歷過許多時期-在三巨頭還沒發跡之前約莫70年代尾聲,高傳真帝國企業(Enterprise Imperial Hi-Fi)是當時玩得最屌的團體。再往古早時期推一點,60年代有個團體叫做泰山:崇高祭司(Tarzan the High Priest),而那位泰山本名是Hector Thaws。很有意思的是Hector Thaws居然是三巨頭之一Tricky的親生阿公,他是當時Sound System的開路先鋒,只不過後來在英國自媒體Noisey對Tricky訪談中,他對他阿公的印象卻只剩:「 Uh… just remembered him as a great cook!」我看你下輩子還是投胎成三葉蟲好了。

此外,在80年代中期、三巨頭還沒爆紅之前,在Bristol有一幫哥兒們,平時聚在一起表演、玩Sound System。這幫人摻雜著兩巨頭成員,並且有個不嚴謹的組織頭銜,叫做The Wild Bunch。主要成員包括Massive Attack裡個性難搞的Robert Del Naja(3D)、對往事盡釋前嫌的Grant Marshall(Daddy G)、前期玩到一半中離的Andrew Vowles(Mushroom)以及在Massive Attack前兩張專輯《Blue Lines》《Protection》創作上尬一角的Tricky,最後還有經歷過幫Madonna、U2、No Doubt、Garbage、Björk等巨人跨刀製作專輯的Nellee Hooper。所以Bristol能有至今的音樂場景地位,The Wild Bunch這幫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有一首作品曾讓他們在當地嘗到紅的甜頭,名為「Look of Love」。聽完大概就會產生《Blue Lines》的聆聽既視感(特別是該張專輯裡的「Lately」),畢竟那是Massive Attack的第一張專輯,玩陰沈厚重的東西還不到走火入魔。而The Wild Bunch在當時表演作風非常大膽,不只是玩dub、連punk、R&B、soul、ambient的東西也摻混在裡頭,更重要的是,Trip hop裡被大家注目的厚實bass緩拍、磁性嫵媚的靈魂女聲,便是那時候開始點燃的。

(The Wild Buntch海報)

Trip Hop與Hip Hop

其實你聽一些經典Trip hop,撇開常見的聲音陰暗、抑鬱包覆感,會發現某些橋段rap絕對少不了,或是節奏形式上都跟Hip Hop相近。基本上對於The Wild Bunch、後來的Massive Attack和Tricky,甚至是對整個80年代晚期的Sound System文化影響最大的音樂,絕對少不了Hip Hop。

其中從Andrew ‘Mushroom’在1998年四月份的Mixmag一訪談當中所說的一翻話,便可知道影響的程度:“When the Wild bunch started, we called it lovers hip-hop. Forget all that trip-hop bullshit. There’s no difference what Puffy or Mary J Blige is doing now than what we were doing on Blue Lines, and no-one has the cheek to call them trip-hop. There was one journalist cheeky enough to call our new album ‘goth-hop’. Fuckin’ ridiculous…” 這就説明了The Wild Bunch於1983年一開始組團到了Massive Attack在1991年錄製《Blue Lines》在都是以Hip Hop作爲基礎。假如照美國權威音樂雜志Billboard總編Paul Grein所宣稱1990年是“the year that rap exploded” ,那麽Hip Hop在還沒有成爲主流的美國音樂之前就已經溜進Bristol。至於,誰讓他溜進來的啊,還蠻帥的說。

(傳說中Mark Stewart從紐約帶回Bristol,並在場景裡廣為流傳的錄音帶)

若談到全英國首先接觸Hip Hop的城市是Bristol,大家應該不會太意外。但如果說第一位將Hip Hop的種子撒在Bristol音樂土壤的先鋒功臣是一位白人,可能會跌破大家眼鏡-Mark Stewart,後龐克樂隊The Pop Group的主唱。他似乎承接了Sound System的文化,尋找新銳音樂的天線隨時隨地都在打開。

他老兄80年代初期還混在紐約,他的音樂天線就搜刮到當地電臺「KissFMWBLS」,在當時算是很屌的Hip Hop音樂節目。當收音機裡頭DJ把音樂放出來時,他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聽見的東西,驚爲天人的他就二話不説用錄音帶拷貝內容,立馬帶回Bristol。回去之後可威風的勒,Mark的音樂友人們搶借這捲錄音帶,多次翻錄它,甚至留有雞歪人3D的親筆字跡。至於後續所發生的一切,就如同你在書上看到的英倫音樂脈絡了。在一部2016年敘説Massive Attack歷史的紀錄片裏頭,The Wild Bunch的成員DJ Milo便豪情地指出:「沒有Mark Stewart也就不會有後來的Massive Attack。」當然,更不會有我們當今所謂的Trip Hop。

(The Wild Bunch- Tearing down the Avenue)

你吃過麥當勞也知道,它的口味會因地制宜。所以即便是Hip Hop,它撞進Bristol後也是經歷好幾年的時間磨合、調整,直到90年代初才熬出屬於Bristol獨特的風味。 就以Hip Hop最重要的元素「Rap」來講,The Wild Bunch一開始是直接模仿美國黑人rapper的腔調在rap,在1987年推出的「Tearing the Avenue」一首曲顯然易見這一點,語調發聲鏗鏘有力,Rap大喇喇的成為歌曲的主角。但是到了Massive Attack的首專《Bluelines》時期, Rap的部分已經被磨到更柔性、慵懶、内斂,更貼近英國本土的腔調,Rap不再是歌曲的主角,跟歌曲音樂的部分融入爲一體,整體感覺更加迷幻,例如這首歌「Daydreaming」。

(Massive Attack - Daydreaming)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